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創(chuàng)建于1956年,是中國第一個專門從事計算機科學技術綜合性研究的學術機構,致力于計算機科學技術領域的科學發(fā)現和技術創(chuàng)新,為我國經濟建設、國家安全和社會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不斷做出基礎性、戰(zhàn)略性、前瞻性的重大創(chuàng)新貢獻,努力成為社會公認的引領我國信息產業(yè)和信息化的計算技術主要源頭。研究所分為處理器、計算機系統(tǒng)、網絡、數據、智能五個研究部,下設十六個研究中心或實驗室。
?
處理器研究部:
· 計算機體系結構國家重點實驗室:高端計算體系結構、微體系結構、編譯與編程、VLSI與容錯計算、非傳統(tǒng)體系結構;
· 微處理器研究中心:高性能處理器體系結構、IP及系統(tǒng)芯片(SoC)設計技術、低功耗處理器設計技術、處理器驗證與測試技術、納米級集成電路設計技術、高速信號傳輸技術;
· 智能處理器研究中心:智能算法共性特征分析、智能處理器體系結構、智能編程語言、分布式智能處理和智能芯片物理設計。
?
計算機系統(tǒng)研究部:
· 高性能計算機研究中心:高性能計算機系統(tǒng)結構、系統(tǒng)軟件、高性能并行算法、高性能計算應用;
· 高通量計算機研究中心:可重構加速計算、高通量應用與并行算法,高通量眾核處理器,高通量計算機系統(tǒng),超導計算機體系結構;
· 先進計算機系統(tǒng)研究中心:開源芯片及敏捷開發(fā)方法、軟件定義的云計算系統(tǒng)、異步消息式內存系統(tǒng)、一體化存儲系統(tǒng)、高性能高擴展數據中心網絡、數據中心測試標準和測試程序;
· 智能計算機研究中心:智能計算機構建的新原理和新結構、數據智能機和邊緣智能機等智能計算系統(tǒng)等。
?
網絡研究部:
· 網絡技術研究中心:網絡體系結構基礎理論、組網關鍵技術、新型網絡設備與創(chuàng)新應用;
· 無線通信技術研究中心;以超級基站為核心、以基帶芯片和協(xié)議棧為支撐的無線通信領域的科學研究;
· 分布式系統(tǒng)研究中心:以推進信息高鐵試驗場建設為核心任務,研究分布式計算架構原理與方法、分布式系統(tǒng)軟件、協(xié)議和編程范式等。
?
數據研究部:
· 中科院網絡數據科學與技術重點實驗室:數據科學基礎理論、大數據分析技術、智能信息檢索、自然語言理解、開放知識計算、機器學習、分布式大數據系統(tǒng)和邊緣智能等;
· 數據智能系統(tǒng)研究中心:數據智能、社會計算、自然語言處理、網絡數據挖掘、智能金融、知識圖譜等;
· 專項技術研究中心;異構數據融合、網絡監(jiān)控與安全、數字信號處理。
?
智能研究部:
· 中科院智能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:圖像理解與智能人機接口、自然語言處理、多媒體、知識網格、數據挖掘、大規(guī)模知識處理、智能應用;
· 泛在計算系統(tǒng)研究中心:感知計算、人機交互、嵌入式系統(tǒng)、物端協(xié)同、傳感器網絡、物端計算系統(tǒng)、生物信息組學數據挖掘、計算機圖形學;
· 前瞻研究實驗室:跨媒體計算、虛擬現實、可視計算、人體運動仿真、算法與復雜性、生物信息學、智能農機等。
?
計算所擁有計算機體系結構國家重點實驗室、大數據分析系統(tǒng)國家工程實驗室、中國科學院智能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、中國科學院網絡數據科學與技術重點實驗室、移動計算與新型終端北京市重點實驗室。依托科研基地,計算所加強了原始創(chuàng)新研究、重大關鍵技術研究和產業(yè)化共性技術研究,以解決計算機學科中的重大科學和技術問題,為計算所的長遠發(fā)展提供長期的、戰(zhàn)略性的技術儲備和基礎,并培養(yǎng)一批高水平、高素質的學科帶頭人與學術團隊。
截至2023年底,計算所獲得國家、院、市、部級科技獎勵253項,其中,國家級科技獎勵55項(含非第一完成單位15項),院、市、部級科技獎勵198項(含非第一完成單位28項)。